EP06 消失的自然田埂 | 台中景觀設計 | 台中園藝工程
《慕樂百草堂》又來啦!
▌玩玩樹/賞賞草/認識景觀
不定時分享樹木、花草與環境的趣味知識
為大家帶來豐富、營養的景觀大補帖
雜草主題特集
EP06 消失的自然田埂
雜草的定義
雜草指的是在某個特定環境或情境下,被認為是不需要的或有害的植物。通常它們是自生、自長、影響作物或景觀的植物,但在其他地方可能有其價值。因此,雜草的定義是相對的,取決於其出現的環境和人們對它的期望。
1.根據用途和影響:
●農業中的雜草:這類雜草會與農作物競爭資源如光、水、養分,從而降低作物產量,像是稗草。
●園藝中的雜草:在庭園或公園中,這些植物被認為會破壞設計或美觀,如蒲公英。
●入侵性雜草:這些植物是外來物種,能快速擴散並改變本地生態系統,像是布袋蓮和外來蘆葦。
2.按生命周期:
●一年生雜草:這類植物在一年內完成其生命周期,會迅速繁殖,像是豬殃殃(Galium aparine)。
●多年生雜草:它們能多年生長,通常具有強大的根系或地下莖來持續繁殖,例如牛筋草。
農業生態寶庫-田埂
田埂,這片位於農田與自然邊界的狹窄土地,常被認為只是農業運作中的附屬存在,然而,它其實是一座微縮的自然寶庫,孕育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。雖然田埂上常見的野草通常被視為「雜草」,但這些野草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。
台灣田埂上的野草不僅具有生態功能,還蘊含著豐富的藥用和食用價值。例如,魚腥草清熱解毒,具有利尿消腫的效果,常被用於治療感冒和咳嗽,也能抗炎抗菌。它的葉子帶有特殊氣味,可用於生食或泡茶,是客家料理和原住民料理中的重要食材。
雷公根則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民間常用於治療喉嚨痛、風濕等症狀,還被認為是抗炎的天然草藥之一。它的根系發達,有助於防止水土流失,穩定土壤。
馬蘭也廣泛存在於田間,具有清熱利濕、止血化瘀的藥用效果,適合治療咽喉炎、咳嗽等問題。此外,它作為野菜也相當美味,常被涼拌或炒食,是富有營養的田間佳餚。
而仙草則以清熱解毒、利尿聞名,是台灣夏日消暑的經典植物。仙草被用來製作仙草凍這類涼粉,具有降火氣的效果,是清涼解暑的傳統甜品原料。
這些田埂野草不僅增添了田間的生態多樣性,更承載著豐富的傳統醫藥和飲食文化,讓人們認識到它們的重要性。田埂野草不僅是自然景觀的點綴,也象徵了自然和人類之間的和諧共存。
水泥化的浪潮
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,田埂水泥化逐漸成為農田管理的常見措施。用水泥硬化或鋪設田埂,確實能夠增加農田的整潔性、改善排水並降低管理成本,但它帶來的生態環境和農業可持續性問題卻不容忽視。
田埂水泥化後,原本生長的野草無法存活,這些野草通常是多種昆蟲、鳥類和小型動物的重要食物和棲息地,隨之而來的是局部生物多樣性的顯著下降。土壤健康也因此受到威脅,植物根系無法穩固土壤、阻止水土流失,水泥覆蓋後土壤的自然滲透能力降低,雨水無法正常下滲,反而增加了徑流和土壤侵蝕的風險。長期來看,水泥化還破壞了自然水循環,田埂失去了儲水功能,直接將雨水排入溝渠,這不僅減少了農田水分供應,還可能提高旱災和洪水的發生風險。
在短期內,田埂水泥化雖能減少雜草並減輕管理壓力,但長遠而言,它削弱了農業的自然生態功能,導致害蟲傳播更快速,有益昆蟲和小型動物減少,使農田生態系統失衡。這一措施對生態環境和農業可持續性帶來了深遠的影響。
為保障農業的長期發展,我們需重新審視田埂水泥化的做法,探索替代方案,以保護田埂的自然功能,達到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目標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雜草主題特集之猜猜我是誰?
「細長白色花瓣,黃心圓圓在中央;黑色種子附鈎刺,黏在衣服不放開」
原來是大花咸豐草啊!
大花咸豐草是一種廣泛分布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屬於菊科,可以終年開花,花為白色,更具特色為種子,含有倒鉤,容易附著在人或動物身上。因具有強大的生長能力,常見於農田、路邊、荒地等開放地區,並被視為一種常見的雜草。於台灣1970年代為補足秋冬蜜源不足的問題,由蜂農自沖繩以種子型態引進,擁有旺盛生命力、蜜質佳、蜜源足,又終年可開花,大花咸豐草成為完美的蜜源植物,後來成為使用台灣原野花蜜-百花蜜的重要花源。
葉片羽狀分裂,葉緣具鋸齒。
花頭為黃白色,通常由中央的小黃花與外圍的白色舌狀花組成。
種子有倒鉤,容易附著在人或動物身上,促進其傳播。
大花咸豐草會與作物競爭養分、水分,對農作物生長不利,因此在農業中被視為有害雜草。而在傳統地區,它也被用作草藥,具有抗炎、解毒的作用。
本週的猜猜我是誰?
在除草之於,我們也發現了各種獨特的「雜草」
「春夏滿樹結紅果,鋸齒狀樹葉是以前每個小學生最熟悉的存在。」
那,它到底是什麼呢?
慕樂百草堂下集揭曉!